長期照顧不能等 台灣人口負債重擔來臨
未來十年內,我們將在街頭遇到一張又一張年老的面孔,但是他們是否還一樣在孤獨的角落獨自面對病痛、憂傷、恐懼?還是能夠有意義地、健康地度過人生的最後歲月?當社會大眾都在關懷下一代時,那辛苦大半輩子的上一代,他們的尊嚴、他們的生活誰來照顧?這不再是未來的設想,而是關乎你我切身的現在進行式的問題。您、我的老年將是由我們現在的「決定」來「決定」。
你為什麼要關心「長期照顧」?
50年前的台灣人,平均壽命才50來歲,但是醫療進步的現在,台灣平均壽命已達78.57歲,女性甚至高達81.94歲。反觀出生率卻逐年驟降,根據內政府調查所示,受經濟低迷的衝擊和婦女生育意願降低之故,97全年台灣出生率降至千分之8.29,98年更成為全球最低出生率之國家。目前,台灣每七位工作人口扶養一名老人,到了2056年時,只剩下1.4人來照顧一名老人;而每10人當中,只有一名小孩,但每2.6人就有1位老人。這樣下去,台灣的「輪椅」的數量將遠遠超出「學步車」。
不出十年,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佔台灣人口總數的14%以上,再過20年便成長到20%,比全世界第一個同時面臨快速老化、少子化雙憂的國家-日本的21年還要快。學者指出,即便我們立即提高出生率,也必須於36年後方得使人口增加。面對出生率逐年下降的社會,台灣人要面臨的不只是自己的老年生活、還有家庭長者的老年生活,更重要的是未來的社會如何負擔龐大的老化嚴重之問題。
著名的社會工作者柏莎.西蒙曾說過:「一個人最後的歲月都會變成一個家庭的危機」,面對人口老化,人口的嚴重外移,家庭結構的改變,「誰來照顧我」是老人家所擔憂,而「誰來照顧我的父母」更是青壯年所擔憂的事情,面對這股無法抵擋浪潮,建構一套支持性的服務系統、建立一個長期照護的中心的迫切性,真的不能再等了。
依據調查,每10位老人就有一位需要有專人長期在旁照顧。但是以目前主流的小家庭來說,經濟上都必須仰賴夫妻雙薪來支撐,一旦家中有長輩罹患重大疾病,整個家庭在人力、財力都拉警報。就如台大護理系教授戴玉慈說:「照顧老人和照顧孩子不同,孩子會漸漸長大,會獨立生活;但父母是更需要你,依賴你!」照顧老病的長輩不僅辛苦,更是一條漫漫長路,隨著年紀的增長只會越來越需要專業的照顧。
關心「長期照顧」幫助了誰?
長期照顧主要是對失能或失智之長者,根據其功能或自我照顧能力的不同,提供之不同程度的照護,讓長輩可以在專業的人員的照顧下,擁有獨立、尊嚴及有品質的銀髮生活。其中共分為居家式、社區式和機構式照護,提供老人家從生活起居所需之協助,到專業的護理的照顧。
當長期照顧網絡能夠完備建立後,不僅能幫助許多罹患慢性病需長期護理之長者和病人,更能減輕家中照顧者的沉重負擔。也能因應當少子化、高齡化所造成的問題,並提供相關就業機會,繼而讓台灣社會能面對未來超高齡社會來臨的衝擊。
「長期照顧」需要什麼資源?
長期照顧所需資源龐大,除了需要政府相關單位以政策推廣外,也需要民間機構、團體的支持。最重要的是,民眾對此議題的重視與配合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政府帶頭「全民抗老」下,讓台灣活出「老有所養」與「老人力」的未來。
我如何參與「長期照顧」議題?
關心這個議題,您可以從以下幾項做起:
(1)支持政府的長期照顧政策;
(2)參與相關社福團體的志工;
(3)支持相關社福機構,以及
(4)投入長期照顧的專業人員行列…等。
我們深信,「老」不是疾病,而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生命之路。長期照顧機構的成立,不僅讓老人家都能有一個健康、有尊嚴的老年生活,而非「苟延殘喘」地「賴活」,也能藉此扭轉社會上對「老」所賦予的負面意義,能夠更積極地去面對晚年生活。這不單是為未來預備,更是為今天而作;不單是為別人,也是為自己。
節錄自yahoo公益
節錄自yahoo公益